虹橋機場讓斷頭河減污75%,因為增加了“源頭活水”
《中國民航報》、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徐娜、何彬、潘蓉 報道:因為增加了“源頭活水”的水源補給和循環動力,2019年全年,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南段機場河的污染物濃度,較之2018年平均下降75%。這是日前從虹橋機場傳出的好信息。
虹橋機場飛行區南調節水池為原本的斷頭河提供水源
上海虹橋機場南段機場河是一條“斷頭河”,與其他水系沒有直接聯系,因而水動力不足,一度也受到黑臭問題困擾。2017-2018年,虹橋機場依據上海市《關于加快本市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的工作方案》部署,為機場河編制“一河一策”,對常年黑臭的南段機場河進行環境整治,主要包括控源截污、疏浚清淤、提升水動力、水生態修復等措施;其中,“提升水動力”因為河道的“斷頭河”特點,而不能用傳統方法通過其他水系來補給。虹橋機場研擬之后,提出了為該河道設置泵站、提供雨水水源,實現“源頭活水”的方案。
經過選址,虹橋機場決定改造飛行區南調節水池、建設泵站,作為斷頭河道的補充水源。這一調節水池位于虹橋機場跑道南端,水池來源為機場跑道、滑行道、停機坪的匯流雨水,水質在常規情況下能達到地表IV類水標準,且水池較大,具備泵站建設的良好條件,沿河敷設輸送管道也較為方便。
此后,虹橋機場按照這一構想建成泵站和配套引水系統,包括2臺引水泵、2.2公里輸水管道,將調節水池的雨水輸送到原本“斷頭”的河道最上游,為其人工打造了一個水源地,形成水流循環。
虹橋機場飛行區南調節水池為原本的斷頭河提供水源
2019年是這套泵站和配套引水系統全面投用的第一個完整年,河道黑臭現象有效消除,河道所在的上海市長寧區環保局也對水質情況進行了監測;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,污染物濃度平均下降75%,河道2019年各項主要水質指標年均數值已達到IV-V類水水平。